外资涌入中国资产,它们看中了什么

外资涌入中国资产,它们看中了什么

龙宫府 2025-02-22 新闻报 33 次浏览 0个评论

外资涌入中国资产,它们看中了什么
外资涌入中国资产,它们看中了什么

DeepSeek 的推出,为中国科技股提供了巨大的重估空间

文|黄慧玲 成孟琦

编辑|杨秀红

DeepSeek 概念带来的中国资产上涨热潮依然在持续。

2 月 20 日晚间,阿里巴巴发布最新财报,其中 AI(人工智能)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六个季度实现三位数的同比增长。美股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 1.6%,盘中一度涨超 4.7%。阿里巴巴上涨 8.09%,万国数据涨 12.76%,哔哩哔哩涨 8.76%,京东涨 5.1%,百度涨 1.84%。

2 月 21 日,港股科技股集体上涨。恒指收涨 3.99%,收报 23477.92 点,恒科指涨 6.53%,收报 5859.3 点。个股中,阿里巴巴发布财报后上涨 14.56%,成为当日恒生指数涨幅最大的成分股。此外,科技股龙头普涨,腾讯控股涨 6.2%,小米集团 -W 涨 5.19%,美团 -W 涨 3.82%,中芯国际涨 7.86%。

A 股方面,2 月 21 日,科创 50 指数以 5.97% 领涨,上证指数上涨 0.85%,深证成指上涨 1.82%。两市成交额时隔两月重新站上 2 万亿元,达 2.2 万亿元。AI 算力、服务器、电信、互联网板块活跃。阿里云概念大涨,算力板块、机器人板块、AI 眼镜概念活跃,电信运营商股价走高,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涨停。消息面上,近期芯片厂商、电信运营商、手机等陆续接入 DeepSeek。

据外媒统计,过去一个月,全球对冲基金以数月来最快速度涌入中国股市,推动在岸与离岸市场总市值增长超 1.3 万亿美元。

" 根据资金流向监测机构 EPFR 数据,2025 年以来被动型外资单周净买入持续放大,而交易型资金虽维持净卖出,但幅度边际收窄。" 华鑫证券分析师吕思江、武文静认为,本轮港股行情由外资交易型资金和南向资金共同推动,外资长线资金尚未全面参与科技资产首轮重估。

分析近期中国资产上涨原因,有两大主流解释。一方面,DeepSeek 和《哪吒 2》票房超百亿这两个现象级事件出现,让中外投资者都注意到中国科技和消费市场的巨大进步潜力。另一方面,则是被长期提起的低估值。有外资人士认为,DeepSeek 的突破为资金回流提供了 " 恰到好处的叙事支点 ",战术性做多窗口已然开启。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李提及中国股票上涨的另一个重要背景:美国投资者面临诸多困惑。对美国股票和债券产生怀疑令部分全球配置资金离开美国,去往其他市场。" 我们认为,离开美国的资金,也部分流入了中国股票市场。" 陈李据此认为,美股进入季报披露期,若业绩增长强劲,部分资金可能回流美国,阻碍中国股票持续上涨。

此外,陈李也提及,支持中国股票上涨的另一股力量来自房地产。" 房地产价格稳定带动一、二线城市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表稳定下来,这将有利于消费稳定,从而在最大程度上稳定经济增速和企业盈利。这个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是 2025 年中国股票上涨的最大动力。"

外资涌入中国资产,它们看中了什么

中资科技股集体走强

中国资产今年以来的表现吸引了国际投资者的关注,也引发了各界对其未来走势的广泛讨论。其中,恒生科技指数以 31.14% 的年涨幅领涨全球主要市场指数,恒生指数创下 2022 年 3 月以来的新高,港股资产确认进入技术性牛市。

此轮上涨的焦点无疑集中在中资科技股上,DeepSeek 横空出世,为中国科技股提供了估值重估的巨大空间,随后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的季报公布,又为股价上涨持续添柴加火。

根据阿里巴巴最新披露的数据,2025 财年三季度收入为 2801.54 亿元,同比增长 8%,预估为 2773.7 亿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 489.45 亿元,同比增长 239%;摊薄每股收益为 2.55 元。

在阿里巴巴业绩电话会上,其 CEO(首席执行官)吴泳铭表示,未来三年在云和 AI 领域的基础设施投入预计将超越过去十年的总和。投入领域包括 AI 和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建设、AI 基础模型平台以及 AI 原生应用、现有业务的 AI 转型升级等。

哔哩哔哩 2024 年四季度净营业额总额为 77.34 亿元,同比增长 22%;净利润为 8890 万元,2023 年同期净亏损为 12.97 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 4.52 亿元,2023 年同期经调整净亏损为 5.56 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思睿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洪灏表示,最近中国资产迎来了一波不错的反弹,本轮的反弹背后,同样是市场情绪在作用,是由 "DeepSeek 时刻 " 带来的市场情绪的回暖。

以 DeepSeek 为代表的本土 AI 企业通过开源高效模型,打破了美国在基础模型领域的垄断壁垒,还以成本效率优势重构全球 AI 竞争格局,带动市场逻辑由自上而下的政策催化,转向自下而上的产业创新驱动。

高盛研报提到,DeepSeek R1 的横空出世,彰显出中国科技公司有能力开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模型,且引发了投资者对西方人工智能相关投资回报的担忧。就估值而言,更乐观的增长前景以及技术突破带动潜在生产力提升,应有助于缩小美国和中国领先科技 / 半导体股票之间的估值溢价,2025 年 1 月,这一溢价为 66%,相比过去十年区间均值高出 1.0 个标准差。潜在的估值提升难以估计,但如果中国科技股市盈率回归到更接近美国科技公司的水平,则意味着前者的估值将向上重估 20%,尤其是软件板块,而整个市场的估值或将提升 7%。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大中华区股票主管李智颖表示,中国科技行业可能是迄今为止 DeepSeek 热潮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中国的 AI 采用和大语言模型驱动的应用程序开发,长期而言将带来益处,但目前中国互联网平台的基本面驱动力仍然取决于核心业务,即电子商务、游戏和广告。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即将到来的财报季将是营收和盈利趋势的可靠风向标。鉴于基本面普遍改善、估值具吸引力、股东回报可观以及 AI 的中长期利好因素,依然看好中国互联网板块,尤其是头部平台。

为何本轮港股市场涨幅远超 A 股,领涨中国资产?对此,国泰君安资管基金经理张静认为,本轮港股科技上涨行情是由于港股的 "AI 含量 " 更高、港股 "AI 资产 " 更具 " 辨识度 ",一方面南向资金和海外资金共振,推动港股成为资金配置焦点;另一方面国内 AI 主题叙事带动资产重估,使得港股持续活跃,在资金面和情绪面的双重提振下,推动了港股相较 A 股表现得更为强势。

" 对于海外被动型基金而言,追踪的主要指数中涉及中国资产的部分,往往港股的权重相比 A 股会更大,那么如果被动资金大幅流入,率先受益且受益程度更大的将会是港股市场,其行情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都会优于 A 股市场;此外,如果伴随海外流动性宽松和国内基本面的进一步修复,长期主动型外资回流,将进一步提升港股上涨的弹性。" 张静提到。

对于未来港股市场表现是否可以持续,张静认为,将取决于内地基本面修复与外资布局人民币资产的情况。目前港股估值快速修复,但横向看,相对于全球主要股市,港股科技板块的估值仍偏低,修复空间较大。

外资涌入中国资产,它们看中了什么

机构提示 AI+ 叙事泡沫

A 股方面亦延续了春节以来的热潮。2 月 17 日以来的一周,A 股市场日均成交额约 1.91 万亿元,北证 50 以 9.29% 领涨,科创板、创业板紧随其后。上证指数上涨 0.97%,深证成指涨 2.25%,创业板指数涨 3.0%。

统计万得全 A 自 2000 年以来不同月份的平均涨跌幅和正收益概率可见," 红二月 " 是 A 股常见的现象。不少机构人士认为,随着全国两会临近,政策预期牵引下市场有望在震荡中继续寻求向上的机会。此外,部分热门板块交易大幅升温后,波动也将随之加剧。

当前,AI+ 概念股的持续走强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从 AI+ 医疗到 AI+ 机器人,再到 AI+ 安防等多个领域,相关股票纷纷上涨。值得注意的是,DeepSeek 的崛起提升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企业竞争力的信心,中国科技资产重估的逻辑仍在持续演绎,但内部结构已出现一定分化。

" 当前 DeepSeek 板块的演绎整体仍偏主题性质,国内科技股重估以及 AI 应用爆发的叙事仍处于预期阶段。"富荣基金分析,考虑到 DeepSeek 催化的时间(两周)以及当前的宏微观环境,如全国两会前的政策发力预期以及上市公司业绩处于 " 真空期 " 等,科技板块仍具有持续演绎的空间。" 短期内,市场大概率仍将由预期主导,建议围绕未来成长空间广阔、2025 年有业绩高增预期或困境反转预期的细分行业进行布局。"

从机构资金近期在热门板块中的流动情况亦可见市场分歧。Wind(万得)数据显示,以申万三级行业划分,本周(2 月 17 日 -21 日)IT 服务、影视动漫制作、应用软件、通信应用增值服务、证券等热门板块前在本周前四个交易日中机构净卖出额最大。

" 科技板块可能有持续活跃机会,短期注意拥挤度与情绪。但中长期来看,在政策持续发力、经济逐步复苏以及科技产业升级的背景下,A 股有望保持震荡向好的趋势。" 博时基金表示,后续继续关注相关政策的博弈机会,但同时需注意市场波动风险,合理配置资产。

如何从基本面视角把握本轮 AI 投资机会?博时基金权益投资四部投资副总监肖瑞瑾建议,对于相关概念股应该仔细辨别真伪,对于公告澄清的个股应加以判断。可从算力芯片国产化、端侧硬件创新、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等多个产业趋势角度出发,选择其中受益于产业趋势,具备扎实基本面基础、且估值合理的龙头公司进行配置参与,获得产业发展和企业成长带来的投资收益。

" 评估企业发展前景时,技术前景的‘想象空间’只是其中一个环节,但是对产业发展的技术壁垒、市场空间、竞争格局、盈利弹性的综合分析才是对企业综合定价的基础,财务指标只是评估企业财务状况和定价的依据,财务估值并不构成交易的行为基础。普通投资者在参与科技投资时,需要持续丰富自身的投资者素养,一方面应减少参与空有技术‘想象空间’、但无法产业落地的概念炒作。另一方面也要回避低估值陷阱,尤其是避免投资行业处于衰退周期的低估值公司。" 肖瑞瑾建议,可以通过使用 Deep Seek 等人工智能工具获取行业前沿信息,掌握基本的投资研究能力,实现对投资公司的长期基本面跟踪。

转载请注明来自创新模拟,本文标题:《外资涌入中国资产,它们看中了什么》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网站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