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华山感染 华山感染
今天(2月22日)是第12个世界脑炎日(World Encephalitis Day)。这是一个全球脑炎患者及家属的共同行动日,由脑炎协会(The Encephalitis Society)于2014年发起,致力于提高公众对脑炎的认识,以期挽救生命、建立美好未来。世界脑炎日的主题色为红色,象征生命的炽热与抗争的勇气。

脑炎VS脑膜炎,傻傻分不清楚
脑炎是以大脑灰质神经元受累为主的炎症,是感染侵入大脑或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大脑引起的。脑膜炎是炎症主要累及脑和脊髓软脑膜,蛛网膜乃至神经根。很多人会将脑炎与脑膜炎混淆,虽然它们只有一字之差,但区别显而易见,但有时二者又一同出现。
脑炎的症状和病因有哪些?
脑炎是以精神状态改变、发热、癫痫、脑功能障碍和脑电图异常等多种症状为特征,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昏迷、甚至死亡。
脑炎往往由感染或免疫原因引起,主要可分为感染性脑炎和自身免疫性脑炎。感染性脑炎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不同,分为病毒性、细菌性、结核性、真菌性、寄生虫感染等。

脑炎的危害不容小觑
据世界脑炎协会统计,脑炎在全球每年影响大约150万人,77%的人不知道脑炎是什么。每年有近50万人(包括儿童和成人)罹患脑炎,即约每一分钟就会有一个人得脑炎。同时,脑炎病人的死亡率很高(5%-10%),在过去的25年中,全球约有375万人直接死于脑炎。而幸存者则有5%-26%的概率存在神经系统后遗症,如癫痫发作、肢体无力、肢体麻木、精神障碍、语言障碍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幸存者的生存质量。
早识别,早诊早治,90%以上的脑炎是可以治疗的,多数轻症、早期就医的脑炎患者恢复较好。

脑炎如何诊断?
临床医生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来诊断脑炎及其类型:
1、症状和流行病学史:病毒性脑炎首先通过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进行疑诊。前述脑炎症状和其他病毒感染征象是疑诊的重要线索。患者的易感性(过度劳累等)、季节性发病和特殊的旅行或暴露史,也是疑诊的线索。
2、脑脊液:检查项目包括脑脊液压力、常规、细胞学、生化指标。
3、影像学:脑炎患者CT或MRI检查可能有或无影像学异常,主要用于排除其他病变和支持目前的诊断。CT扫描有助于排除占位性病变,且脑积水的发现可能提示非病毒性原因。
4、脑电图:评估脑功能的重要检测方法。
5、细菌学检查:用于寻找细菌性脑炎的病因,主要包括血培养、脑脊液革兰染色涂片+细菌培养、脑脊液床旁接种血培养瓶(需氧+厌氧)、PCR、宏基因组测序等。

感染性脑炎能预防吗?
感染性脑炎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1、合理接种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又名日本脑炎,简称乙脑)是我国的乙类传染病,最有效的预防办法就是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脑疫苗。
2、防蚊防蜱:部分类型的脑炎(乙脑、蜱传脑炎等)可通过蚊虫和蜱虫传播,使用驱虫剂、穿长袖衣物、使用蚊帐、清除积水等防蚊防蜱的措施,可以有效切断脑炎病毒的传播途径,降低感染风险。
3、良好的习惯:包括规律睡眠避免熬夜,进食前和如厕后手用肥皂和水洗手,彻底煮熟食物等。
此外,要避免与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密切接触,如果出现发热、头痛、意识模糊等症状,一定要尽早就医。

华山感染团队在病毒性脑炎领域的研究进展
病毒性脑炎(VE)是最常见的感染性脑炎中最常见的类型,其严重程度与后遗症风险密切相关。了解脑炎重症化机制非常重要。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团队开展相关研究,通过多组学方法(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结合临床数据,深入探讨了病毒性脑炎和自身免疫性脑炎(AE)重症与轻症患者的免疫机制差异。
研究团队发现,重症VE患者中CD8+ T细胞功能受到抑制;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激活,IgG4水平显著增加;谷氨酸受体信号通路上调;邻苯二甲酸水平升高;NK细胞和静息树突细胞比例增加,先天免疫过度激活。该研究揭示了适应性免疫和先天免疫在脑炎轻重症中的免疫应答差异。了解这些因素可以指导未来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治疗和研究。
该研究成果已被国际权威期刊《临床与转化医学》(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CTM)接受,预计将于近期正式发表。
脑炎的救治,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对于感染性脑炎来说,及早发现并明确其感染的病原体,对第一时间确诊疾病、对症治疗至关重要。今年的世界脑炎日,让我们共同传递“勿贻误,即就诊”的信念,为更多患者争取生机,守护大脑健康。
原标题:《世界脑炎日 | 红色警报,别让大脑“炎”重失控》